夜深了,我们聊聊iPad OS和「生产力」的未来
苹果这届WWDC最重磅的产品当属两个,一个是Mac Pro,还有一个就是独立出来的「iPadOS」,关于这个独立出来的新系统究竟长什么样,你可以看👉这篇文章。
要是2年前,我看到一个独立的iPadOS肯定能兴奋地睡不着,不过现在看到iPadOS,我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想笑。苹果在软件生态方面的号召力无人能出其右,结果iPad上能用的专业软件也就那么几个,大部分功能和PC/Mac上的「完整版」比还有欠缺,对「生产方式」对颠覆也仅限于极有限的几个行业。
如果你是设计师,现在支持无线连接Mac的它能替代数位板,独立使用时iPad也是一台不错的移动绘图工具。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文字工作者,iPad码字也不错,当然这是在不考虑键盘盖手感和那局促的屏幕大小的前提下。在教育领域,iPad的表现也有目共睹。但是在工业领域、在企业办公领域,iPad依然无法撼动x86的统治。
我倒不是对iPad失望了,只是它改造「生产方式」的速度远远没有iPhone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速度快,所以哪怕苹果动静再大,要具备真正的可用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还得等好久。尤其是中国这个「先进生产方式」分配极度不均匀的国家,哪怕有更先进的工具,你给一群不会用的人他们也会觉得这玩意儿用的不顺手。
这是用户习惯的问题。那些说iPad效率没有PC/Mac效率高的人大部分都已经有五年以上PC/Mac使用经验,已经形成了使用习惯和一套稳定的工作流,这个时候再迁移到其他平台肯定会出现巨大的不适应。
你能让国企/事业单位里50+的叔叔阿姨对着一台平板工作吗?大部分人会觉得屏幕太小,外接屏幕他们又不知道转接头怎么插。会计会觉得在iPad的Excel里输入公式不方便,iPad的沙盒机制对于习惯了PC逻辑的普通文员更是摸不着头脑,他们更习惯在桌面新建文件—编写文档—Ctrl+s保存的工作路径——哪怕这种工作流十分反直觉。
所以「iPad是给小孩用的」是非常准确的说法,这不是因为iPad没有生产力,是因为小孩对「生产力」这个概念没有偏见。
科幻作家,《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作者 Douglas Adams 提出一个(认知层面的)科技三定律:
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希望35岁以后,已经习惯庸常生活的我们,还能够接受下一代改变「生产方式」的工具,哪怕它最初看起来像一个给孩子的玩具。
📚延伸阅读:
🌆题图: